从经济角度来说,东印度公司千里迢迢从占城国跨海进口粮食并不划算,成本较本地采购还高出一截。但从政治角度看,那这点成本差异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对巴达维亚地区统治的稳定才是首位。而几乎垄断了本地粮食市场的大成米行,在荷兰人看来就已经是一个不稳定的隐患,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的粮食供应结构才行。
不过既然照维尔贝克所说,东印度公司这次所找的采购对象是占城国,那这中间就有文章可做了。
如果成大朋真的只是一名普通商人,那当然不太可能影响到荷兰与占城这种国与国之间的高级贸易,但他的另一重身份却可以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了。只要他将此事及时向国内通报,然后由国内通知驻占城使馆出面与其交涉,要搅黄这桩跨国粮食买卖并不算太难。
海汉与占城之间的关系一直维持得不错,占城国在近几年列装的大部分新武器装备都是来自海汉,军中也是常年聘请了海汉的军事顾问协助训练,在军事方面算是海汉的盟国之一。如果由海汉向占城提出不接纳荷兰人的粮食订单,并且在其他方面给予一定的补偿,那占城应该会很乐于卖这个面子给自己的盟友。
当然这种外交层面的事务,基本无需成大朋去操心要如何实施,只要他尽快将这个消息上报,国内自然会由执委会对外交部作出相应的安排。如果三亚那边效率高一点,或许东印度公司派过去的人还没到占城,海汉就已经领先一步跟占城协商好了。
维尔贝克见成大朋仍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心里不禁也有些佩服他的镇定,换作是自己在对方的位置上,恐怕早就按捺不住了。他可想不到成大朋的底气是来自哪里,但他很清楚自己若要自保,就必须尽力争取到成大朋出手相助,否则要是被吉恩踢出局,他今后对成大朋的生意可就没什么利用价值了,到时候想要在巴达维亚东山再起可不容易。
“成老板,我们用了好几年时间才整合了本地的粮食市场,难道你真的忍心把这好不容易得到的成果让给别人?”维尔贝克仍然不肯放弃,继续劝说成大朋,希望他能出手。
维尔贝克这么坚信成大朋有能力改变局势,可并不是盲目的信赖而已,在他与成大朋结交合作的这几年中,他的确从未见过有任何事情能够难住这个汉裔商人。而且成大朋做事极为稳重,这几年里吞并本地粮食市场的操作几乎没有任何纰漏,就算是议事会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所以他认为成大朋一定能想到办法拯救时局。
但成大朋却有自己的想法,当前的局面不是不能拯救,不过要如何下手,怎样把海汉和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还是需要好好考究一番的。如果利用得当,危机也会转化成生机。
“维尔贝克先生,如果我真的有办法让这一切回到正轨上,那我能得到什么好处?仅仅只是维持现状吗?那我是不是马上去找吉恩先生谈谈条件比较实际,或许他也已经准备好了优厚的条件,正等着我出现好说服我改换立场去支持他。”成大朋望着对方,提出了一种可能,虽然这只是他单方面的臆想,但如果成大朋真愿主动靠向对方的阵营,那或许对方也会很欢迎他转换立场。
当然成大朋也只是说说罢了,他的目的是要跟维尔贝克讨价还价,并压缩对方的回旋余地,如果对方选择了妥协,那么他才好施展后续的手段。
果然维尔贝克听到成大朋的这种表态顿时便有点慌神,连忙说道:“成老板,你想清楚,那个吉恩来巴达维亚的时间不长,对本地状况也远不如我熟悉,你要想跟他合作,很多东西就得从头来过,当心得不偿失啊!”
成大朋摇摇头道:“话不是这么说,那如果因为他对本地状况不熟悉,而给了我更多的好处呢?说不定等他坐上你的位子以后,东印度公司与大成米行的合作还要更加密切了。我也很想再看看,他能给我开出来什么样的条件。”
维尔贝克欲哭无泪,感觉是自己把自己给卖了,他将所知的情况和盘托出,反而让成大朋决定继续观望等待一个坐地起价的机会,这样一来他的位子可就真的岌岌可危了。只要吉恩那边开出的条件比成大朋现在所得到的更好,那成大朋恐怕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自己了。
维尔贝克不甘心就这么错失生机,直觉告诉他,成大朋没有把话说死就仍有转机,只看他是否能开出足够好的条件让成大朋确定立场。但他还是不确定,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让对方动心,或者说成大朋真正在意的是什么。
“好吧,成老板,让我们彼此都坦诚一些,告诉我,你的条件究竟是什么?我想我们之间的共同利益是应该远远大于分歧才对。”维尔贝克的语气变得更加软弱了一些。尽管他自己可能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但即便是旁边没有完全听懂两人对话内容的秦华成,也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态度上的微妙变化。
成大朋对于这种变化的感受自然更为直观,他笑了笑道:“我开出来的条件,你都能答应吗?你想清楚再回答我。”
维尔贝克现在怕的就是成大朋不肯给自己开条件,当下连忙应道:“答应,答应,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