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别于海汉每年在南海牵头举办的“跨越”军演,这次在三亚的两栖军演并没有邀请其他国家派出军队参与其中,参演部队全部来自海汉。而上午参加阅兵的部队是以陆军为主,完事之后便已经开始休假,仅有海军陆战队要继续参加下午的军演,担任武装登陆的主力部队。
两栖登陆的战术演练在海汉军中由来已久,从早年派出部队前往安南参战开始,抢滩夺岛便成为了海汉部队必须要掌握的作战科目之一,说是看家本领也不为过。历年来海汉对外发动的战事中,两栖登陆作战几乎都成为了一个固定的环节,甚至于有没有参加过两栖作战,也会成为军官们晋升到某一阶段的考核标准之一。
这种自上而下的重视,多年下来的坚持,所带来的效果便是海汉在两栖作战这个领域拥有几乎独步天下的强大实力。至少在整个东亚地区,目前还没有哪支武装部队能在这个项目上比海汉做得更出色。
当然海汉军的这个特长也是会被各个国家拿来当作研究的对象,西班牙人甚至为此提前在马尼拉港作出了极有针对性的防御部署,尝试使用密集的岸防炮台来对海港进行火力封锁。只是西班牙人在情报方面未能防住海汉的耳目,提前泄露了这一记杀手锏,让海汉军在战前就修正了主攻方向,否则他们倒是很有可能成为在海岸攻防战中击败海汉军攻势的先驱。
但就算是西班牙最终失败的防御策略,也不是随便哪一国都能效仿得了。抛开修建岸防炮台的费用和所需的武器装备问题,西班牙还有一支武装舰队在港口内配合行动,而这支舰队的实力在南海地区大概就仅次于海汉海军,别的国家就算能修炮台,但很难再凑出这么一支舰队在海上策应作战。
当然马尼拉的战报基本都是海汉官方有选择放出来的内容,具体的战况如何,对外界来说大部分也只能靠脑补。虽说海汉自己声称是绕过了西班牙人的防御重点地段实施了登陆,但所有人都仍是会对海汉现在的两栖登陆战术感到好奇——或许自己看完演习之后,说不定能从中琢磨出海汉战术的漏洞短板,那可就真是发大财了。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单方面的想法罢了,海汉会公开展示给各国嘉宾看的战术当然不会是压箱底的东西,想从演习推测出海汉军的真实实力还是有点难度的。退一万步说,即便是海汉军拿出真东西来,能扛下这种攻势的军队似乎也寥寥无几。
嘉宾们乘坐的三艘战舰开足了马力,在抵达西瑁洲之前就超过了受阅的海军舰队。这样的航速让嘉宾们也是大开眼界,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帆船不可能在现在的天气条件下以这种速度在海上行进,而海汉的战舰却能匪夷所思地做到这一点。懂行的人当然知道这是船上安装的蒸汽推进装置所发挥的作用,但问题是这东西到底是怎么推进帆船前进的,却没几个人能弄得明白。
这让先前还对从军演中看出门道抱有侥幸的少数人顿时心凉凉,光凭这航速,海汉舰队就足以让对手吃瘪了,也难怪海汉海军在海上对战中从未有过败绩。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海汉战舰都能拥有这种先进推进系统,早年制造的战舰只有最大吨位的威严级安装了蒸汽发动机,后来制造的探险级战船有一小部分也开始安装这套推进系统,但在作战舰船中所占的比例其实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这一方面是蒸汽推进系统无论是制造、安装、日常使用和维护,耗资都是非常可观,海军有限的军费并不足以支持在所有作战舰船上安装这套系统,以性价比而言,海军更愿意把这部分资金用来建造更多风帆战舰扩充舰队规模,以便能够控制更大的海域。
另一方面使用这套系统对后勤保障的要求非常高,并不是船上配几名锅炉工就能用蒸汽发动机了,光是有一定经验的随船工程师就至少要三人以上。而如果是远离基地执行任务,那么还必须至少有一到两艘补给船运载燃煤、淡水和弹药,以及非常重要的蒸汽机零配件。由于对后勤的依赖非常大,变相就增加了蒸汽推进系统的使用成本,所以虽然蒸汽战舰航海性能出众,但海汉依然没有办法将其作为海军的标配。
别的国家看到海汉的蒸汽战舰自然眼馋不已,但这种事冷暖自知,要保持海军出众的战斗力,海汉所付出的代价其实也相当大。正因为如此,虽然海汉们目前已经能够制造出黑鲨号这样的下一代战舰,但并没有条件在当下便开始大量建造这种成本极高的新式战舰,只能将其部署到舰队中作为箭头力量来使用。如果其他国家意识到海汉也没条件大量建造和装备这种厉害的战舰,或许对其的畏惧也就会消减几分了。
王汤姆所在的战舰上发射了三发红色信号弹,缓缓地升入半空中,数里之外也能清晰地看到。无需舰上的军官再加以说明,宾客们都明白这象征着今天军演正式拉开了帷幕,当下赶紧打起精神,有望远镜的拿出望远镜,没装备的便瞪大了眼睛,要看清海汉是如何攻打这个西瑁洲。
实际上海汉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这个地方举行两栖登陆演习,因为三亚附近海域条件合适的海岛着实不多,所以西瑁洲也早早就被海军划为了训练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