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的便是让他们能够尽快熟悉黄海地区的海陆地图,以便能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对于海汉手里所掌握地图资料的详尽程度,这三名将领都是十分震惊,他们实在想不明白海汉为何能掌握朝鲜和大清境内的地图,但这也似乎正好从侧面印证了海汉在辽东这片陌生地域内发动的战事是如何做到了连战连捷。
王汤姆毫不避讳地向他们承诺,自己手上的地图甚至比这两国官方的地图还要详尽得多,这让联军的将领们对于未来的战事又多了几分信心。
不过从舟山登船加入舰队的朝鲜外交官并不知道这种细节,这位名叫金尚久的官员是去年便派驻到舟山的外交使节,主要是负责商务方面的工作。朝鲜与海汉及大明江浙地区的贸易,基本上都是在舟山定海港完成,而金尚久便代表朝鲜官方在这里处理钱货交割事务,算是一个相对轻松而且油水不少的差事。
这次李希从三亚请动了海汉救兵北上,之前也通过海汉官方的电台通知了长驻舟山的金尚久,让他作为向导亲自随海汉舰队一同北上。金尚久在定海港见到这支舰队之后,当时便激动得热泪盈眶,称朝鲜或许便由此得救了。从舟山出发之前,金尚久还自行以个人名义认捐了一百匹苏州府产的纱布,充作这支援兵的军用物资。
金尚久虽然也住在舰队旗舰上,但因为他并非武官出身,所以联军司令部召开作战筹备会议的时候一般也不会安排他参与其中,只有会议中作出了某些与朝鲜有关的决定才会通知他。金尚久虽然对此有些不满,但却不敢向王汤姆提出质疑,唯恐得罪了这好不容易才请来的“救星”。
王汤姆当然是有意作出这样的安排,找个理由把金尚久排除在外,以便于将领们能够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少一些顾忌。这次出兵朝鲜,王汤姆的想法与执委会的目的其实是有一些微妙的差异。执委会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想以出兵的形式延缓朝鲜沦陷的速度,而王汤姆所考虑的则是更偏重于军事角度,怎样利用好手头兵力有限的部队,对清军形成比较大的打击力度。
要做到这一点,王汤姆就不能过多考虑朝鲜人的感受。他所需要的是朝鲜的服从,以及稳妥的后勤保障,至于战火会让这个国家变成什么样,必要时是否该让朝鲜部队出头去当炮灰,这些安排自然是让朝鲜人知道得越少越好。别说金尚久,等到了朝鲜之后,王汤姆也打算照此操作,继续让朝鲜人听命行事就好。
如今舰队中多了来自安南、葡萄牙、福建水师的几十条战船,王汤姆手上可以指挥的海上机动力量就多了不少,所能采用的战术自然也因此而更为丰富。根据途中不断收到来自北方的情报,王汤姆对最初在三亚制定的行动计划也有所调整,既然清军尚未举兵南下入侵朝鲜,那么留给己方的行动时间就能比预计更为宽裕一些,可以详细地谋划一下是否能在朝鲜国境线附近狙击清军——这肯定要比在朝鲜国内阻止清军的难度要小得多。
除了葡萄牙之外,安南和福建两支水师的高级军官几乎都接受过海汉的军事培训,郑廷和许裕拙也都曾在三亚的军校里进修过海军指挥的相关科目,对于两栖登陆、近海袭扰、夺岛守岛、封锁江河入海口等环境下的常规战术也比较熟悉,因此在作战筹备会议上一般都能比较快地领会到海汉将领的意图,并且能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
而来自葡萄牙的西芒就比较苦了,他虽然也懂得汉语,甚至还在马尼拉战役期间与海汉海军并肩作战了一段时日,但要论融入海汉战术体系的程度,他无论如何都比不了郑廷和许裕拙这种“嫡系”将领。对于王汤姆在会议上列举的很多战术安排,那两位是一点就通,而西芒却需要让王汤姆作出更详细的讲解之后才能慢慢消化,进度远不如另外两家。
西芒对此也十分苦恼,这次北上的作战环境与上次在南海打西班牙人大不一样,作战行动并不会像马尼拉战役那样限定在某个特定区域内,整个黄海渤海海域都有可能会成为战场。而所需用到的战术也大不一样,清军方面可能没有什么成建制的海上武装部队能拿出来拼,但其陆军所拥有的兵力和机动力都是这次北上的联军部队所无法相提并论的。这支前往朝鲜充当援军的部队要想有所斩获,在战术运用方面就必须非常灵活,而非马尼拉那种围绕一座城池展开的攻防战。
西芒毫不怀疑海汉军的作战能力,但如果自己指挥的部队没办法跟上海汉的节奏,或是不能很好地配合海汉军的作战意图,那就有可能会成为战场上拖后腿的存在,这对于他来说是不可接受的状况。但照目前的形势来看,葡萄牙舰队恐怕很难如另外两支舰队那样融入到海汉的作战体系当中,很可能会被分配去完成一些不那么紧要的任务,比如为作战部队运输后勤辎重之类的差事。
但这并不是西芒率部来到北方的目的,在马尼拉战役之后,葡萄牙必须要再次向海汉证明,自己有能力在更大的区域内成为海汉最可靠的合作伙伴,有必要允许葡萄牙在东北亚地区建立新的贸易航线。但如果这支舰队千里迢迢赶到朝鲜,仅仅只是来充当后勤补给船队,那海汉执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