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主要是在安南协助北方朝廷作战。八月攻打会安城,九月攻打争江防线,海汉军的参战让北方军一路高奏凯歌,战线不断向南方推进。而与此同时海汉也通过军事援助,从安南换回了大量的移民人口。葡萄牙人在安南被海汉军的武力所慑服,也在下半年主动向海汉表示了善意,选择与海汉建交合作。
几乎一整年都在打仗的海汉军,在年底的最后一战是对付海盗刘香的武装船队。珠江口的这一战让刘香的主力战船几乎悉数折戟沉沙,由此十八芝失去了对珠江口海域的掌控,转而由海汉接掌了控制权。
李溰一口气读完了第二册,期间有手下送来吃食茶水,他也全然不知,完全沉浸在了书中的世界。
他大致数了一下,这一年里海汉军在海外地区进行的战斗,规模较大的就至少有六次之多,主要集中在安南国海岸线和广东珠江流域。海汉军善于在沿海地区进行两栖作战的特点,在那个时候便已经凸显出来了。
朝鲜今年的战事将国库消耗得一干二净,打仗有多花钱,李溰心里还是有数的。海汉当年便有这样的财力支持其频繁的海外军事行动,李溰只能把这种表现与海汉经营的海上贸易航道联系起来。虽然书中未曾提及当时的贸易细节,但想必安南、福建、广东这三地都成为了海汉的贸易对象,为其提供了战争的资金来源。
同时李溰还意识到了另一件事,今年随海汉出兵朝鲜的另外几支盟军部队,他们所属的势力几乎都是在这一年中与海汉结成了密切的关系。持续了数年的军事合作,也就难怪这几支部队能够在战场上很好地配合海汉军行动了。
但在海汉军四下出击的同时,海汉在这个时期甚至还没有占领下整个海南岛,仅仅只是将自己的主要控制区保持在海南岛东南部地区。如果以其统治区面积来对比其战绩,李溰认为这足以让任何一国的军队感到汗颜了。特别是大明,被海汉占去国土一隅还默不作声,海汉军竟然出兵到广东内陆地区替大明剿匪,足见大明在南方沿海地区的控制力存在着极大的问题。
这第二册的内容倒是隐隐契合了李溰先前那种“用武力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海汉以数场战斗肃清了从珠江口到北部湾的大片海域,向多方势力展示了自己的肌肉。
但很显然,这样的操作方式对朝鲜的借鉴意义不大,朝鲜如果有能力在海外多点开花,那今年也不用花重金请海汉出兵来替自己抵挡清军了。
李溰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倒不是海汉的作战方式,而是抓住了时机与多方建立起了牢固的外交关系。海汉多了几个盟友的同时也就多了几个贸易对象,这或许比军事上的收益要更大。而反观自己的国家,在海汉之前建交的国家就大明和后金两国,跟后金的外交关系还是被人把头按在地上勉强达成的。他曾听海汉高官声称在南海有多个结盟伙伴国,如果朝鲜也能多一些像海汉这样有实力、靠得住的伙伴国,那或许今后就不用再担心清国的入侵了。
当然此次随海汉出兵朝鲜的几方盟友,都对与朝鲜建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就连福建方面也由许心素亲自表明了态度,愿与朝鲜保持贸易、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密切往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几方今后都将会成为朝鲜的伙伴国——或者说朝鲜由此进入到海汉构建的国际联盟当中。
李溰也不知道自己花了多长时间去读完这第二册,不过他真实地感到有些肚饿,桌上送来的吃食早就冷掉了,但他倒是不在意,也懒得再叫手下拿去热过,便将就着吃了。这食物下肚补充了热量,困意也消减了不少,他本打算吃过东西之后便睡了,但瞥见桌上那一叠书,心思又活动起来了。
“罢了,再看两三章便睡了。”李溰叹口气,调整了一下桌上防风油灯的灯芯长度,心道把这一小截灯芯燃完便该睡了,然后拿起了《崛起南海》的第三册。
1629年的海汉依然是以战争为开端,从年头便参与到安南内战当中,此时当地战事已经进入到最为关键的阶段,南方叛军集结了兵力到顺化一线,期望以坚城来抵御北方军队的攻势。这样的战术的确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即便是有海汉军参战,进攻顺化城的战事也很难用顺利来形容。从二月下旬攻打顺化城开始,到三月底顺化战役结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结了这里的战事。而如果不是有海汉军的直接参与,顺化一战的走向还真是很难预料,至少北方朝廷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和时间才有希望终结战事。
而顺化战役的结束也就象征着安南战事告一段落,海汉终于将精力又放回了海南岛本地,六月开始启动了石碌铁矿项目。关于这个从一开始就投入了数千劳动力的大项目,书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其大致状况和开采石碌铁矿的意义,不过李溰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兴致缺缺,只是一目十行地扫过去,并没有静下来去仔细思考海汉在此时开发大型铁矿的用意所在。
到下半年海汉又启动了两个海外港口建设项目,一处是位于安南的岘港,另一处便是李溰当下所在的香港了。终于在书中读到了自己有所认知的地区,李溰也是再次打起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