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开采效率低下,但鞍山附近的铁矿资源之丰富,还是让白克思一行人颇为赞叹。按陈一鑫的说法,这里随便找个山脚刨个坑,往下挖个几丈, 就能看到铁矿石的矿脉了。而这里随便一条矿脉,挖上百十来年都挖不完。
虽然这里的矿石品位一般,但矿脉集中且储量大,而且所含的硫、磷较低,开采和选矿都比较容易,所以开发成本也比较低。而辽阳当地也有开采中的煤矿,可以就近供应矿石冶炼和金属加工所需,煤铁资源以如此集中的方式出现, 若不在这里兴建一处大型工业基地,那就着实是暴殄天物了。
参观了两处开采中的铁矿场之后,陈一鑫便带着众人去看附近正在施工中的工业基地。
与海汉现有的几处煤铁复合产业基地的布局类似,这里同样是以冶炼业为核心,辅以各种下游产业。平原上已经建起了几座高炉,旁边有连片的工棚和几座小山一般的矿石堆,远处还有不少地方正在开挖地基,看样子是准备修建厂房。
“工业区的规划已经做得七七八八了,目前正在陆续开工建设。最大的问题嘛,你们也看到了,就是人手不够。”陈一鑫指向这片面积足有数千亩的工地道:“就业机会大把,只要能有足够的劳动力,这里两三年之内就能变成北方地区最大的煤铁产业基地,超过大同江那边的生产规模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处工业区从建设阶段开始,便能给本地带来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待其投产之后,辽阳城也会从传统的区域行政中心,逐步转变为辽东地区的首个重工业城市。
尽管这里的施工进度还处于开始阶段, 但已经可以看出陈一鑫在发展工业方面的雄心壮志。这些工业项目不仅投入极大,而且建设周期长,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盈利,但建成之后带给这一区域的发展效应,却至少可延续上百年,足以恩惠好几代人了。
如今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只要往这里引入足够多的劳动力,哪怕机械设备少一点,生产工艺落后一点,也足以让这里运转起来,生产出大量钢铁,为北方大区发展工业提供必要条件。
与亲身经历过建国历程的老人相比,年轻一代显然更容易被宏大的发展计划所打动,很快就成为了北方大区工业化进程的拥趸,并且认定陈一鑫规划的发展路线便是最佳解决方案。
在抵达辽阳城之后,几个年轻人对于鞍山工业基地的讨论热情依然不减,甚至大大盖过了他们对辽阳这座历史古城的新鲜感。
实际上辽阳城还是颇有一些值得探访的地方,首先这座城的结构就与普通城池大为不同。这个时代一般的城池基本是呈口字形,而辽阳城却是个例外,是由南北两座城池相连而成, 从空中俯瞰就是一个日字形。
这两座城池南大北小, 南城面积约莫是北城的一倍左右。南城有六道城门,北城有三道城门,城墙高三丈三,城周长二十四里,城外还有护城河。而本地的各种官署,都是集中在南城内。
后金军在努尔哈赤的指挥下,早在1621年就攻占了辽阳,并且随后便将都城从北边的赫图阿拉迁到这里。不过辽阳作为后金都城的时间不算太长,仅仅四年之后,努尔哈赤又下令将都城迁回北边的沈阳。
但即便如此,后金乃至之后改了国号的满清对辽阳城都十分重视,对城防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加固,将这里作为沈阳外围的一处要塞来经营。所以海汉军前几年攻到这里的时候,还是颇费了一番工夫才攻克了城池。
当时海汉军虽然攻势凶猛,但对于这种城防完备的坚城仍然十分头疼,大规模的炮轰持续了数日,才终于攻破了辽阳城。据战后的统计数据,海汉军在攻城期间向辽阳城发射的炮弹竟然多达三千多发,可见当时战况之激烈。
而且由于辽阳城的特殊结构布局,海汉军攻破城池之后,清理城内残余守军也颇为吃力,攻下这里所花费的时间,要远远超过了盖州、海州这些地方。
不过海汉并不打算继续将这里当做军事要塞来经营,所以战后也没有对损坏的城防工事进行修补,甚至还拆掉了大段破损的城墙,以拓宽进出城的道路。
这样的安排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辽阳今后的定位是重工业中心,距离北边的边境还有几百里,海汉与满清早就攻守异位,确实也没有必要再在此地囤兵了。
自辽阳以北到沈阳,全是一片开阔平原,以前是沃野千里,但因为满清向北撤退时将人口悉数迁走,如今这里的良田大部分都因为无人耕种而抛荒了,这也从侧面再一次印证了辽东地区严重缺乏劳动力的现状。
“从盖州到沈阳这一线以西的辽河平原,如果用来屯田种粮,养活百万人也不在话下。辽东什么都好,就是人口太少。没有劳动力,再好的产业都只能缓慢发展。”
陈一鑫无时不刻都在提醒白克思一行,只有解决了辽东的人口问题,才能让这片物产丰富的地区步入发展正规,为国创造财富。但白克思所要权衡的,却不仅仅只是人口问题而已,为此所产生的连带反应,才是他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辽阳